“提、拔、握、压,对准火源根部!”8月15日上午9:30,阳曦芙蓉城小区广场上,一场“烟火气”十足的消防演练正在火热进行。为提升社区应急志愿者和居民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灭早、灭小、灭初期”的实战水平,育苗路社区联合大和社工邀请到消防教官,在小区广场开展“专项技能·救援实操”应急技能培训活动。作为“技能筑基·实战强兵”应急技能“四阶培训”系列的第四场,本次活动聚焦“火灾扑救+设施操作+逃生演练”三大核心,通过“理论科普+情景模拟+全员实操”的沉浸式教学,为社区安全应急志愿者、小朋友、物业工作人员及居民送上了一堂“贴近生活、实用管用”的消防安全课。
活动伊始,四川省消防协会科普宣教员唐自豪教官便以一组触目惊心的火灾数据切入:“夏季是家庭火灾高发期,近三年数据显示,60%的火灾因初期处置不当扩大!”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火灾初期扑救的关键3分钟”展开理论科普,结合社区常见的“厨房油锅起火”“电器短路起火”“杂物阴燃”等场景,逐一拆解应对要点:“油锅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泼!要立即关闭燃气,用锅盖或灭火毯覆盖隔绝氧气”“电器起火要先断电,再用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灭火器的压力指针指向红区说明失效,必须及时更换!”在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环节,唐自豪拿起一个水基灭火器,现场演示如何检查压力值、查看有效期,“这些细节平时容易忽略,但紧急时刻直接决定能不能用得上!”台下居民纷纷掏出手机拍摄记录。
展开剩余76%理论讲解刚结束,广场中央的“实战区”便传来阵阵喝彩——这里摆放着模拟火盆、油锅、灭火器、灭火毯等器材,一场“灭火大挑战”即将开始。
“我来!我来!”活动现场,十几个孩子眼睛发亮,小手举得高高,争着要体验灭火器实操。在唐自豪教官的引导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踮着脚往前挪,终于轮到10岁的宝洋——他深吸一口气,小手指捏紧保险销,“咔嗒”一声轻拔,双手握住喷管前端,对准火盆里跃动的模拟火焰,按下压把。白色水液“唰”地裹住火舌,3秒内便将“火势”完全压制。“原来离火源1-2米才是安全距离!”宝洋歪着头复述教官的提醒,脸上沾着点液体,笑得像颗小太阳。
紧接着,油锅起火演练将气氛推向高潮。唐自豪将铁锅架在模拟灶台上,倒入食用油加热至冒烟,用打火机一点,火焰“腾”地窜起半尺高,刺鼻的油焦味瞬间弥漫。“油锅起火最忌慌乱!”他一边强调,一边抄起灭火毯,双手捏住对角猛地一抖,“唰”地盖住油锅——火焰瞬间熄灭,只剩细小的青烟飘散。
“我也想试试!”刚体验过灭火器的文嘉冲上前,接过唐教官递来的灭火毯。他的小胳膊微微发颤,却学得有模有样:双手拉直毯角,对准“起火”的油锅,稳稳盖下去。“原来要完全盖住,不能留缝!”他抬头看向教官,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家长们也围过来,有的举着手机记录,有的跟着比划动作,连坐在推车里的小娃娃都瞪圆了眼睛,盯着“灭火”的全过程。
“平时总觉得‘灭火’是大事,今天才发现,只要方法对,咱们普通人也能行!”带着孙子来参加活动的王奶奶摸着孙子头上的汗,笑着说。唐自豪趁机补充:“灭火毯要定期检查有没有破损,家里厨房最好备一条,关键时候能救命!”话音刚落,现场又响起一片“原来如此”的感叹。
最令人紧张的当属“楼道烟雾逃生体验”。烟雾饼释放出无害但带有刺鼻味的烟雾,墙面上的“安全出口”标识若隐若现。“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摸着墙壁走!”唐自豪的指令清晰有力。居民们在教官的引导下,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有序进入“浓烟”环境。青少年们按照墙上的荧光标识摸索前进:“虽然有点呛,但记住教官说的‘视线不好就摸墙’,很快就找到出口了!”
“今天的培训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人人会应急’成为社区常态。”育苗路社区负责人表示,“四阶培训”系列计划将持续推进,后续还将通过“专业教官+社区志愿者+居民骨干”的联动模式,推动消防安全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参与”,切实织密社区安全防护网。
“以前觉得消防是‘大事’,离自己很远;今天亲手灭了火、逃了烟,才明白‘安全技能是自家门口的‘护身符’!”居民刘先生一边收拾灭火器一边说。活动结束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主动留下来,向唐自豪请教更多家庭消防知识;物业工作人员则围在器材区,反复练习灭火器操作——这场“烟火气”的培训,正悄然转化为社区安全的“硬实力”。
发布于:四川省恒运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